韩国稳居世界顶尖,世锦赛成绩引发自省与期待
全球射箭竞技水准提升 韩国需适应新格局

时隔16年,世界射箭锦标赛再次在韩国本土举行,画上圆满句号。2025年世界射箭锦标赛吸引了来自76个国家共731名代表团成员(包括501名选手和230名官员等),在反曲弓和复合弓两大类别共10个项目中角逐奖牌。

韩国代表队以2金1银4铜的成绩稳居奖牌榜首,无愧于“世界最强”的美誉。然而,在一片掌声中,一丝淡淡的遗憾也隐约传来。这背后,既有志在囊括反曲弓五项金牌的国家队目标,也有粉丝们理所当然的高期待。

本届光州世锦赛成为韩国射箭现状及前行方向的关键分水岭。若非最后一天强彩英未能在女子反曲弓个人赛上摘金,这场“主场盛宴”几乎会因危机论而黯然失色。

尽管最终排名第一,但外界对这份成绩出现了“半数成功,半数失利”的评价,这是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世界最强”桂冠的分量。

“属于我们的联赛”已经不复存在

本次大赛最大变化是,全球射箭实力的提升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已成为现实。过去曾是韩国独霸的反曲弓项目,西班牙斩获混合团体和男子个人金牌,日本亦收获1银2铜,实现了实力飞跃。

事实上,这一变化早已显现端倪。韩国多年累积的系统化训练体系与经验,如今早已不再是秘密。通过公开的训练法和媒体传播,韩国射箭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选手的“教科书”。加之大量韩国优秀教练走出国门执教,使得各国水平突飞猛进。现今,世界选手在敬畏韩国的同时,更将之视为“完全可以战胜的对手”,蓄势待发。

如同强彩英所言,“再拿金牌已经不容易”,如今唯有靠自己的近乎完美发挥,而非对手失误,方能在这激烈竞争中取胜。

超越胜负,拥抱体育的多维价值

在新的现实下,我们也应重新思考如何看待射箭。我们是否还要固守“非金即败”的二元标准?

无疑,选手为胜利付出的拼搏与努力理应被尊重,我们亦渴望见证他们披挂太极标志登上最高领奖台。然而,在射箭这样“1分定胜负”的世界,期待全面包揽其实无形中成了选手沉重的压力与枷锁。

如今,比起只关注金牌的数量,更应欣赏世界高手间激烈竞争的精彩过程,培育成熟的观赛文化。我们应为崔龙熙在预赛失利后逆境夺铜的坚韧,为金宇真与安山在加赛惜败仍摘银牌的奋勇拼搏,送上热烈掌声。

面对西班牙与日本的崛起,与其只视为韩国射箭危机,不如将其视为射箭运动整体扩展及更具看点的积极信号,实现观念的转变。

光州见证希望:民主、人权与和平

所幸的是,本届光州世锦赛展现了体育与社会的美好可能性。决赛在“五一八民主广场”举行,将体育赛事升华为全球展示民主、人权、和平价值的平台。赛事管理也积极融合体育、旅游与文化,吸引市民自发参与,证明“胜利”并非体育唯一价值。

正如韩国射箭协会副会长张英述所提,“零失误(Zero Defect)”的追求仍需继续。我们的运动员也将为洛杉矶奥运会做更精细、完美的准备。在这过程中,球迷更应成为选手坚强的后盾——理解他们的汗水,和他们共度奋斗旅程,而非一味苛求金牌。

“世界最强”这一王冠,虽荣耀但份量沉重。如今是时候放下些许执念,在将射箭当作全球选手盛会、“节日”的同时,韩国射箭也将以更坚定、成熟的姿态屹立世界。

本文由AI辅助从原始韩文版翻译,并由以母语为母语的记者进行后期编辑。

照片=韩联社

추천 뉴스

이 기사를 공유합니다
주요기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