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古宫博物馆举办特别展,六幅大型壁画见证近现代艺术变迁
名人画家集体创作,象征皇室权威与现代美学结合

朝鲜王朝最后的宫廷壁画在阔别百年后首度向公众亮相。此前,这组壁画与草本静静守护在昌德宫内部,宛如尘封的时光胶囊,如今终于迎来新生。

国立古宫博物馆于8月13日宣布,将于14日至10月12日在该馆二楼特别展览厅举办建馆20周年纪念展“昌德宫的谨写壁画”,展出6幅大型壁画与1幅草本手稿。这些作品分别陈设于昌德宫的熙政堂、大造殿及敬勋阁三处,均创作于1920年,总高达180-214厘米,宽525-882厘米,堪称韩国宫廷绘画史上规模罕见的传世珍品。

这些壁画的诞生背景极具历史意义。1917年,昌德宫内殿因火灾毁于一旦,次年重建。因此,顺宗皇帝和纯贞孝皇后居住的空间需要重新装饰,才促成了这批大作。艺术家们选用丝绸作画,再背贴于纸,后固定于墙面上,采用“附壁画”形式,赋予宫殿上层空间以庄严和传统美感。

壁画由当时著名画家们担纲,包括海刚 金奎鎭、正齋 吴一永、墨路 李用禹、以堂 金殷鎬、深山 鲁寿鉉与清田 李象范等人。他们在画作上以“谨写”之名留下署名,呈现出现代个性与艺术革新的风貌。

熙政堂壁画中,金奎鎭绘制的《总石亭绝景图》和《金刚山万物初胜景图》尤为突出,皆以金刚山为题材,展现该地在宫廷绘画中的重要地位。大造殿中,吴一永与李用禹联合创作《凤凰图》,金殷鎬则绘制了《百鹤图》,分列正对,象征太平盛世与夫妻和合。本次展览中,金殷鎬为《百鹤图》制作的草本初稿也首次公开。敬勋阁则由鲁寿鉉的《朝日仙观图》和李象范的《三仙观波图》装饰,蕴含长寿与安康的寓意,寄托了对皇帝夫妇无病长寿的祝愿。

这六幅壁画不仅承袭传统,更融入画家个人和时代的变迁,是现存最大的宫廷绘画。自2014年起,这些壁画历经分阶段保存修复,至2023年全部完成。原作现由国立古宫博物馆保存,昌德宫内则陈设复制品和再现本。所有作品均被指定为国家登录文化遗产。

本次特展分为两部分:第一单元按照空间展示熙政堂、大造殿、敬勋阁的壁画;第二单元通过媒体艺术“谨写壁画,再度苏醒”,以数字影像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金刚山、凤凰、鹤群与神仙世界的视觉盛宴。展览期间,每天上午11时与下午3时将提供导览解说,同时安排专家讲座、小学及成人体验活动与现场考察。

国立古宫博物馆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特别展向国内外广泛宣传朝鲜王室建筑、宫廷绘画与近代美术的卓越成就,并计划今后持续扩大皇家遗产的价值认知。

“本文由AI辅助从原始韩文版翻译,并由以母语为母语的记者进行后期编辑。”

照片=大韩民国政策简报

추천 뉴스

이 기사를 공유합니다
주요기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