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买盘与政策红利推动KOSPI突破3000点
金融、军工、核电成下半年四大优质主题

时隔三年半,韩国KOSPI综合股价指数再度突破3000点大关。2021年新年初次登顶“3000点”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场由流动性盛宴制造的昙花一现,而2025年6月20日的强势回归,则展现出全然不同的内涵。

此次行情,是在外资重新回流、李在明政府“李在明经济学”政策以及全球供应链重组等多重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首先看国内因素。李在明总统自候选人时期就公开承诺“KOSPI 5000”,将资本市场体质改善列为核心课题。通过《公司法》修订案引入“3%规则”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叠加对证券、银行、控股公司的监管放宽和税收激励,致力于实质性地削弱“Korea Discount”效应。此外,大规模追加预算、促进消费的购物券、地方振兴型社会基础设施预算等政策也为内需提供了坚实支撑。

第二个动力是外资。连续九个月净卖出的国际资金,今年重返“Buy Korea”阵营,基于对韩元升值及政策信心,加大了对金融、消费板块的投资力度。2021年由“东学蚂蚁”主导的行情曾因外资抛售而波动频繁,但这次市场结构明显不同。正如Meritz证券研究员李秀贞所言,“预期中的调整或许根本不会到来”,这种趋势已在市场上得到印证。

第三重动力来自海外。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祭出关税牌虽带来不确定性,但造船、军工、核电等领域却因此迎来机遇。美国政府请求韩国造船企业在军舰和商船领域展开协作,全球军工需求也因国防预算调整步入结构性上升通道。“Team Korea”在捷克核电项目中的中标,更令韩国跻身新一轮以能源安全为核心的核电复兴先锋之列。

基于上述趋势,证券业界提出下半年“四大优质主题”,即金融、控股、军工和核电。金融与控股领域领跑资本市场现代化,军工与核电则成为地缘、能源转型的又一受益者。同时,希望从低迷中回升的内需消费股也被寄予厚望。当然,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

若特朗普发起新的关税战,出口或将放缓,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加剧;中东地缘局势动荡亦会推高能源与物流成本。然而,即使需警惕行情“过度拉升”的风险,本轮上涨依旧承担着扭转严重低估的结构性使命。

投资者应关注两大要点。其一,政策受益行业的时间表——《公司法》修法、税制改革的国会推进速度,以及Value-up方案的深入设计,都将直接影响市场估值。其二,业绩动力的持续性——行业重心已从外延扩张转向盈利能力提升,尤其是证券、保险、控股领域,一旦政策东风落实为业绩行情,股价有望再获重估。

总体来看,KOSPI的“重返3000点”并非终点,而是又一个新起点。唯有资本市场体质改善最终反哺实体经济与企业盈利,这一数字关口才能成为“基线”而非“高地”。李在明总统所承诺的——“让股票投资成为媲美房地产的替代资产”——这一承诺能否通过制度、业绩、投资心理的互促落地,下半年韩国股市将给出答案。

“李在明经济学”到底能将韩国经济带向何方,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本文由AI辅助从原始韩文版翻译,并由以母语为母语的记者进行后期编辑。

照片 = 韩联社、总统办公室

(MHN 관리자 )

추천 뉴스

이 기사를 공유합니다
주요기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