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加强AI防护网络,携手三大电信商遏制语音钓鱼犯罪
信息通信部与民间企业合作,提升AI语音钓鱼检测精度 数据共享成为AI防止金融诈骗的核心关键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正积极推进与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遏制语音钓鱼犯罪。8日,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部长裵炅勋在首尔广场门的KT总部出席现场座谈会,商讨基于AI的语音钓鱼预防对策。本次会议旨在加强政府与私营企业在语音钓鱼检测技术方面的紧密协作,KT、SK电信、LG Uplus等电信公司,以及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信息通信企划评价院、韩国互联网振兴院等相关机构和专家齐聚一堂。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已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公益型人工智能开发的数据利用支持,三大电信商则承诺将语音钓鱼检测系统的精准度提升至更高水平。该举措以“预防优于事后补救”为原则,将防控重点前移至事前阶段。
虽然过去已加强手机实名注册手续、引入国际漫游来电短信提醒、延长同一身份信息多号码注册的限制期等措施,但随着犯罪手法日益精密和智能化,单纯的对策难以应对,建立覆盖所有犯罪阶段的综合预防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KT于2023年10月获批ICT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实证特例,并于今年7月30日正式推出“基于实时通话的语音钓鱼检测服务”。其检测服务利用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提供的真实语音钓鱼通话数据,有效提升识别成功率,今年的目标是实现超过95%的钓鱼检测率,并预防约2,000亿韩元规模的损失。
SK电信自2021年起已通过自动阻断涉嫌钓鱼的来电号码,未来将进一步上线AI合成伪声音(即“深度语音”)的检测服务。LG Uplus从去年开始通过“ixi-O”应用为用户实时发送语音钓鱼警报,并于6月将全国1,800余家门店转型为安全专门店,提供针对钓鱼短信等威胁的定制咨询与安保措施。
此外,SK电信和LG Uplus也决定借助ICT监管沙盒,将政府部门持有的语音钓鱼音频数据应用于相关服务。三大运营商还将联合推广PASS、후후、A.dot、ixi-O等语音钓鱼检测APP的安装和防范宣传活动。
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去年10月针对KT与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基于通话数据、语音分析的AI检测服务开发,在确保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允许使用监管沙盒实证特例。今后,委员会还将积极解释和修订《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促进通话内容等高质量数据的利用。
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则借助数字技术支援对语音钓鱼团伙的侦查,并通过犯罪数据去标识化,助力民间企业开发相关技术,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AI犯罪分析能力。
裵炅勋部长强调:“只要政府与企业通力合作,让AI成为抵御数字犯罪的利器,就能向根除语音钓鱼迈出坚实一步。”他还呼吁电信商不断优化服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掌握防范信息并正确使用相关服务。
他补充道:“要让AI在防范语音钓鱼方面发挥最大效益,数据共享与利用至关重要。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也将与相关部门积极协作,消除数据利用障碍。”
本文由AI辅助从原始韩文版翻译,并由以母语为母语的记者进行后期编辑。
照片=韩国政策简报, 韩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