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月球探测器“塔努里”成功绘制全球地图,跃升为全球第四大完成国

塔努里发射三年后,韩国航天迎来重要里程碑 高分辨率观测与国际合作助推韩国月球科研跃进

2025-08-05     MHN

韩国首个月球轨道探测器“塔努里”自发射三年后,已成为全球第四个全景绘制月球地图的国家。韩国宇航局于5日正式公布了“塔努里”三年来的主要成果,引发了对未来月球与深空研究的更大期待。

当天,曾主导“塔努里”相关科学载荷开发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韩国天文研究院、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以及庆熙大学研究团队均出席了发布会,分享了通过“塔努里”运营所取得的多项观测成果。

“塔努里”自2022年8月5日升空以来,成功完成初期使命,并两次延长任务期,预计将持续运行至2027年。2025年2月19日,探测器将轨道降低至距离月面60公里,启动近距离精密观测。此外,预计于同年9月24日进入无需额外燃料消耗即可长期维持的冻结轨道,为任务连续性带来保障。

此次任务成果标志着,“塔努里”利用国产高分辨率相机获取了月面重点着陆候选区——莱纳伽马区域及沙克尔顿坑周边的影像资料。这些数据将成为预定2032年发射的月球着陆器选择着陆点的关键依据。

不仅如此,“塔努里”还通过广视野偏振相机完成了全球月球地图的制作,并开展了偏振地图的绘制工作,为未来探月活动夯实了基础性资料储备。

伽马射线能谱仪同样展现突出作用。该设备不仅绘制出铀、钍、钾等天然放射性元素分布图,还补充了可推定极区水资源的中子图,以及构成月球的关键元素——氧、铁、铝、钙等的分布图。

磁场测量仪则以世界领先精度,完成了莱纳伽马等特殊区域的磁场分布测绘。基于这些数据,韩国国内对月球内部结构、磁场形成演化及太空环境的综合研究正持续深入。

值得关注的是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合作——通过ShadowCam仪器,国际团队首次成功拍摄到全球瞩目的月球南北极永久阴影区。

“塔努里”所积累的数据已通过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的数据公开管理系统KPDS对外开放,世界各地从事月球研究的学者均已积极利用这些资源,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随着任务延长,“塔努里”三年积累的数据成为月球环境、资源与地形研究的基础资料;迄今,韩国研究团队在国内外学术论文中引用逾30篇,凸显科研实力。

韩国宇航局探索部门负责人姜敬仁表示:“‘塔努里’数据正在助力月面着陆点遴选、环境研究及国际协作平台构建,韩国在全球探月领域的领军作用日益增强。我们将以本次任务延长取得的科学成果,不断拓展太空探索的广度与深度。”

本文由AI辅助从原始韩文版翻译,并由以母语为母语的记者进行后期编辑。

照片=韩国政策简报